|
"漠漠兮水田,袅袅兮轻烟。布谷啼兮人比肩,纵横兮陌阡。"这首题为《插秧歌》的诗,除去“兮”字,通俗而直白,很像是现代人所写,其实它的作者是位八百多年前的古人,即宋代大史学家郑樵。
对于郑樵,今天大多数老百姓可能比较生疏,但是他很值得我们尊敬。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:“宋郑樵生左(左丘明)、司(司马迁)千岁之后,奋高掌,迈远跖,以作《通志》,可谓豪杰之士也……史界之有樵,若光芒竞天一慧星焉。”寥寥数语,充满着崇敬之情。
此次笔者随省采风团走进涵江,很自然地想起郑樵,并期望能到夹漈山,看看这位只想写书留予后人不求功名显达于世的先贤,是如何在那里度过的。
郑樵的一生,大部分时间与夹漈山结下不解之缘,因此有“夹漈先生”之称。他在《题夹漈草堂》一文中写道:“斯堂本幽泉、怪石、长松、修竹、榛橡所从会,与时逢、夜月、轻烟、浮云、飞禽、走兽、樵薪所往来之地。”人们从中不难想象,这是一处极其偏僻而荒凉的地方,也是古人做学问不受干扰的理想之处。郑樵的巨著《通志》正是在这里完成的。
850多年过去了,郑樵的夹漈草堂仍在,虽说已经“旧貌换新颜”,但依然像磁石般地吸引着后来人前往瞻仰。
草堂坐落在今天的新县镇巩溪村境内。我们的汽车驶过了白沙镇,沿左侧登山。只见四面青峰叠翠,弯道盘旋而上,好不容易才到了夹漈山顶的一个坳处。遥想当年,郑樵先生来此结庐是何等的不易,其山中的日子又是多么的艰辛。
现在的夹漈草堂,也像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样,已被改造成砖瓦结构的“郑樵纪念馆”,馆名系当代大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,只是这里没有前者的恢宏气派而仍然是座“陋室”。走进馆内,迎面有块石碑,上刻“圣旨”:“诏曰:兴化军布衣郑樵,朕兴学校,重选举,以网罗天下之士,犹具有怀才抱德佚于山林者比,因近臣荐引肆命,召以布衣,对于便殿,敷陈古学自成一家,可授以官庸,以激劝于文学之士也。尔既力于学矣,朕将此观尔有行。可授右迪功郎。”这道诏书无疑是宋高宗赵构下的,时间应是郑樵第二次晋京献书时。
“草堂”前的柱子有一副楹联:“三十年力学不下山,度量包罗天地;五百部著作曾诣阙,精神贯彻古今”,是对郑樵一生卓越贡献的高度概括。正厅有他的画像,两旁的题字都是后来者的赞语。草堂后有一座修于上世纪20年代的胜迹殿,二进,由过厅、正殿组成。正殿上郑樵的塑像,着官服官帽,看来是把他当成神来供奉了,因而有香火,还请了弥勒佛坐在殿前笑迎四方信众。一生远离官场以布衣自命的郑樵,如果走进此殿,看到自己的尊容不知将作何感想。此殿的左边,是两个石砌的水池,称“洗砚池”,据说郑樵曾在这里洗过砚。今人在池边安了一个石雕的龙头,涧上的清泉通过龙嘴顺势注入池中。落水声声,仿佛能穿透时空,让人想起郑樵当年的辛苦与自得。
走出圣迹殿,回望草堂,其背后的山坡上,1997年立了一座郑樵的石雕像。先生左手持书,右手握笔,一副学者的模样,与刚才所见的那尊穿戴官服的神像完全不同,更接近于当年的真实情况,给人以亲近之感。据郑樵年谱记载,绍兴二十二年(1152年)六月,新任同安主薄的朱熹路过莆田,曾到草堂拜访。郑樵以白盐、白萝卜、白豆腐、荞头等“四白”菜款待客人,留下了一段佳话。
草堂的后山有一条石砌的路,相当陡峭,为了观赏夹漈山的风光,更想体验郑樵当年的生活环境,笔者以一介老翁之身,艰难地登上了顶端的书亭寨。那是一座石构的关隘,隘门上的横梁刻着“山色清芳”四个字,因此又称“清芳寨”。据说是东越吴余善建的。从石寨返回途中,我忽然有所感悟,觉得郑樵当年之所以将书房筑在夹漈山上,与这座关隘,这条山路或许不无关系。因为,这里虽处深山之中,交通却不算太闭塞。住在这里,既可少受乃至不受世上的干扰,也能比较方便地通向山外的世界,例如上京向朝廷献书。
郑樵,无疑是位罕见的智者,他的所作所为,都能给后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,包括夹漈山上曾经的三间草堂!
|
|